楚天都市报讯 本报评论员屈旌
“微信”到底收不收费?近来是个热门话题。三大运营商揣着小心思要讨说法,工信部部长抛下一句“可能要收费”,两边打了一下圆场,再无具体说法。然后腾讯又出来发“定心丸”,表示:“不会就微信的基础服务向用户收取费用。”那么基础服务又包括哪些?
事情没有定论,疑问就不会停止。因为这已经不再是微信和运营商的狭路相逢,而是网友争取享受低成本科技便利的权益呼喊。
许多专家连篇累牍地对此事发表议论,有的站在运营商一边,大谈基础网络建设和维护的不易;有的站在微信一边,无奈表示这玩意目前只是“圈人”,还没找到赚钱途径;还有人直接拿出国外经验对比,表示这是一个国际上都有争议的问题。但对于普通用户而言,始终有个解释不了的疑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本应使我们的生活,在成本更低的情况下更为便利。但是为什么每每一有便利的机会,收费就会紧随而上呢?即便是微信之类的产品真的占用了运营商大量的网络资源,这个费用也不应该具体到每个用户去承担,不要忘了,为了这个拥堵的网络,我们已经交过高额的流量费了。
据某行业机构调查结果显示,如果微信面向普通用户收费,超过80%的用户表示,“不再使用微信”。那么,此前运营商自己开发的那些通信产品会“死灰复燃”吗?结果当然是:NO!不好用的东西永远不会有市场,君不见大批网友已经准备转投外国软件的怀抱了吗?这种“我赚得少了,你也别想有人气”的霸王嘴脸,“被收费”过很多次的消费者已经很熟悉了。所以,纠结于“信令资源”之类的专业术语根本没用,关键是,到底是腾讯咬咬牙把这“买路钱”交了,还是大家好心分手各找出路算了。
进一步讲,这仅仅是一个“我用短信和电话找你”或是“我用微信找你”的问题吗?其实不然。对于微信收费,三大运营商目前态度不一,有的态度坚决,有的争取共赢,有的想趁机上位。一旦开了这个头,同样基于网络平台的其他社交网站,应用等,总有一天也会以同样的理由,被拉入“占用资源就收费”的泥潭。
我们好不容易才能窥见些许全球互联网通讯便利的开阔风景,就要沦为这场国企“三国杀”的“池鱼”。大家觉得,这合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