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迪网讯】6月26日消息,TD-LTE在建设初期更适合以D频段为主还是以F频段为主,业界争论已久,众说纷云。在众多的考虑因素之中,究竟哪些是主要的和关键的?在不同的频段选择中,哪些是真正利于TD-LTE组网短期和长远利益的?。我们不妨来参考一下国际上的经验和范例,在国外的LTE市场,运营商的频率的选择无外乎从这几个方面考虑: 覆盖性能、用户体验、产业链成熟度与终端生态系统的支持。
覆盖性能
国外运营商在发展LTE网络时研究发现,流量分布同样遵循“二八”原则,即百分之二十左右的站点承担着百分之八十的移动数据流量传送,这些站点就是所谓的“热点”小区。在中国也有类似的情况,即大多数产生高流量的移动宽带用户都位于城市以及主城区。这些城市地区的站点间平均距离均小于500米。根据对中国移动在多个城市的大规模外场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在站间距400米至525米的范围内,D频段网络完全能满足城市中的覆盖需求,达到和F频段网络一样的覆盖效果。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些结果中看出:在主城区,D频段网络和F频段网络的覆盖能力是相同的,F频段仅在远郊区有一定覆盖优势。
用户体验
中国移动大规模外场测试研究发现,和3G系统不同,LTE用户的吞吐率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信噪比(SINR)而不非信号强度(RSRP)。仅有更强的信号(RSRP)并不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而信噪比的提升却能带来吞吐率的大幅度提高。然而信噪比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由于重叠覆盖带来的系统间干扰、移动负载变化以及外部干扰等等。为了最大限度地释放TD-LTE网络的潜力,更适合的选择是在城市地区部署 D频段,在覆盖受限的地区部署 F频段。因此,中国的TD-LTE部署适合采用混合频段(D+F)的部署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有如下的发现:
D频段可提供比F频段(TD-SCDMA网络升级)更好的用户体验。原因在于当TD-LTE和TD-SCDMA共享无线射频设备后,特殊子桢的时隙配比受限,同时无线射频阻塞特性会出现明显恶化,从而导致干扰增强,网络性能下降较大。
•D频段带宽远大于F频段,频率资源十分宽裕。通过双倍增强时隙,能够提供比F频段更优的用户体验。
•TD-LTE载波聚合功能 (双20M,达到40 MHz带宽) 很快就可以商用,届时凭借D频段充裕的带宽。将能通过这个功能双倍提升用户体验。
产业链与生态系统
纵观全球LTE市场,D频段无疑在产业链上应用最成熟也最广泛。相比之下F频段无论在网络设备还是终端设备上发展都相对滞后。更多的在城市主要区域用D频段组网无疑如同搭上了豪华快车。此外,中国拥有足够大的市场力量来推动其自身的TD-LTE生态系统,以确保市场能够提供所需的终端设备。与此同时,利用现已开发的生态系统也是有益的。中国可以通过GTI(全球TD-LTE倡议组织)与其他TD-LTE的运营商结成战略联盟,更好地服务高端用户市场:
提供更丰富、更具吸引力的高端智能手机;
实现高端智能手机的规模生产,大幅降低智能手机生产成本,从而实现规模经济;
实现中国的TD-LTE发展愿景,亦即支持国内漫游(其他国家的TD-LTE手机用户在中国境内漫游)。
根据GSA四月份的报告,在八百余种 LTE终端类产品中,有多达166样终端设备工作于频段38(2.6GHz)和频段40(2.3GHz),即整个全球LTE市场已经达到了20%的LTE-TDD支持率, 可见在D频段上的LTE生态系统已经初具规模并趋于成熟。下图是所有TDD-LTE设备,包括智能手机、路由器及便携式热点、嵌入式模块以及平板电脑的类型占比。
从中可以看到个人热点类产品占有率较高,目前仍高于智能终端。这说明LTE用户对大数据量的需求十分强劲。选用LTE服务的用户首要期待还是LTE能够提供高速的移动宽带接入服务。这方面D频段的解决方案具有抗干扰、容量大、速度高的天然优势。
综上所述,只要抓住分析问题的关键点所在,认清长期利益的所在,TD-LTE的频段选择其实并不难。而对于复杂的移动通信技术和产品方案的选取和应用,技术上的优越性就是关键点,国际上的应用经验以及产业链成熟度就是长期成本控制和利益的保障。通过在城市以D频段部署TD-LTE,中国移动将能够为用户提供卓越的体验,并在不远的将来为行业设立新的标杆,推动TD-LTE在全球突飞猛进。
作者: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