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模糊限制支付范围 亟需建立统一支付平台
IT时报 章蔚玮
在各种对于即将发布的微信5.0的猜测中,运营商会加入支付环节的说法不胫而走,虽然目前来看,这样操作的可能性不大,但关于运营商试水向更多领域开放话费支付渠道却已经是事实。只是在遭遇了各种挫折之后,小额话费支付在中国是否还能茁壮成长?
市场有呼声 运营商开放试水
“运营商的小额支付目前还不够开放,至少对于市场还不够开放。”各类视频、音频等网站对运营商的话费小额支付怀揣积极的期待,但又感觉距离很远。
搜狐CEO张朝阳今年6月在上海举行的搜狐视频梦工厂战略发布会的现场直言:“如果运营商和中国的银行业能够觉醒,电影网络化运作将有很大的突破。”但他同时也表示,这个希望有点渺茫,“运营商只有在竞争压力下,可能会产生支付上的举措,但在小额支付成为主流之前,电影类视频在网上商业模式很有限,无法形成大量的购买和竞争。”言下之意,小额支付模式的成熟是决定视频收费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
类似的呼声还来自于用户,就在前不久,工信部副部长尚冰在上海视察时,便有IPTV用户提出,是否可以通过电信账单代收费模式完成水电煤收缴。
日前,记者从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获悉,为了顺应市场需求,中国电信已经在向全国各省试水小额话费支付项目,不过,目前主要是针对公共服务收费项目。
公共事业代收费利润微薄
手机号码即支付账号,直接付款,月末结账的模式看似简单,但对于运营商而言, 最现实的却是相适应专业能力的建立。来自电子支付的业内人士透露,看似简单的水电煤支付业务,背后其实需要特殊的接口开放才能运作。
“比如在陕西,只有建设银行才有接口。而且全国拥有接口的部门也不同,一般拥有接口的是政府或银行。”争取水电煤代收费项目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对于运营商而言,他们之前没有类似业务的专业团队,因此,投入的人力物力非常大。另一方面,这一块的产出也十分有限。正在全国试水的中国电信有关人员坦言,运营商来做公共项目的代收费项目,其中的利润非常微薄,补贴力度基本只有千分之几,利润空间非常小。
另一方面,话费支付对于运营商自身的IT系统搭建也提出挑战。据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有关人士介绍,为了适应话费支付系统,电信花费很长一段时间来调试IT计费系统,“比如,之前系统里的数字基本是整数,而现在会细化到角和分,并且要求做到即时扣费。这其实是一次变革。”
目前缺乏可借鉴合作模式
在公共事业费代缴之外,运营商如何将话费支付推向市场?目前看来,自身角色的模糊定位让运营商处于尴尬位置。
“话费支付本质上没有支付许可证,涉及太多支付范围可能会涉及违规。”上海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用话费来支付本身就有跨领域的嫌疑,所以支付金额必须限制在一定小范围内,这样一来,想要拓展市场范围,就会受到限制。如何将这项业务与运营商已经拿到的第三方支付牌照结合起来,需要多方梳理关系。最新消息是,中国电信将由创新事业部牵头,统一开放平台,开放支付和位置信息,这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开端。
另一方面,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时,习惯将自身的角色定位为“合作运营者”,而不是第三方支付平台。这两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前者的收益分成即功能费要求为50%,而仅作为支付渠道的话,收益分成只占千分或百分之几。
两相比较,互联网企业很难接受以合作者角色出现的账单代收费模式,但又需要加速小额支付模式的成熟,而运营商并不愿意轻易转换角色,放弃更为丰厚的利益分成模式。但如果不转换思路,又很难得到真正的推广和发展。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此外,在团购模式的合作中,代收费的坏账率同样让运营商却步。与普通的互联网第三方支付模式不同,话费支付涉及到预付费、准预付费和后付费三种模式,也就是说,在互联网支付的过程中,话费支付模式无法做到实时支付。
上海翼支付相关负责人透露:“通常的做法是,在与商户签约时,会扣除一定比例的服务费和坏账率,但在具体操作中,实体店的经营者也并不愿意接受。5%-10%,其实就已经是利润所在了。因此,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