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移动WLAN集采横生变故:事实搁浅波及全产业链

  C114讯 9月18日早间消息(刘念)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在公司内部难以达成一致,备受业界关注的中国移动 2012年WLAN 集采,也就行业内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集采,事实上已经搁浅,留给众多中标入围厂商一脸空欢喜的焦虑。

  此次规模达150万台AP的WLAN招标 在去年初就已经启动,吸引到了包括华为 、中兴 、H3C 、傲天动联、弘浩明传等在内的多家厂商均参与。今年年初,中国移动 就基本完成了测试 评标,但由于种种原因又进行了一轮补测,重新进行评标。今年5月上旬,入围名单终于落定,有十家供应商最终入围。

  然而,从结果确定到现在,入围厂商们仍未没有接到订单。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移动WLAN招标的事实搁浅,使得整个WLAN产业链都将遭遇重创。不仅专业WLAN厂商会面临经济危机,中国移动自身也会因这次内耗,陷入未来时间紧任务重的尴尬局面,其四网协同战略及宽带 发展目标亦会受影响。当然,中国移动并未完全停止WLAN的建设,但方式已经转变为以项目为主,整体部署规模大幅度下降。

  横生变数:集采结果成空头支票

  不同于另两家运营商 ,WLAN在中国移动的运营路线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WLAN是中国移动四网协同策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元素,其肩负着PC和手机 数据分流的重任,是3G 网络 覆盖的延伸;另一方面,由于数据流量猛增带来的蜂窝网压力日渐加大,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流量承载方式,WLAN的建设在2011年底被中移动定为“面向未来的长久之计”。

  受“四网协同策略”与“WLAN长久之计”的影响,中国移动2012年的WLAN产品集采,相比以往,意义更为重大,规模也更为空前。这期于2012年年初启动的集中采购,产品形态以802.11n设备为主,最终规模约为150万台AP,主要包括室内放装型AP、室分合路型AP、室外型AP及插槽式可扩展AC。

  2012年11月底,集采结果初步确定,主流设备厂商基本全部出局,令业界人士大跌眼镜。包括华为、中兴等在内的网络设备厂商及传统强势企业H3C的成绩都不够理想。反而是弘浩明传、傲天动联等专业从事WLAN技术及产品开发的企业,在此次集采中表现十分抢眼。

  不过,集采并没有就此结束,反而在此后横生变数,过程颇为曲折。据知情人士透露,由于对初步结果不满意,中国移动此后又召集各家厂商,进行了第二次测试,重新进行厂商选择。2013年5月上旬,中国移动终于公布了最终的WLAN设备集采结果。入围厂商数量缩减到了10家,但传统WLAN强势企业H3C以及去年强势介入电信 级WLAN市场的华为、中兴等设备制造商,均未入围。

  正当这些入围的中小厂商欢呼雀跃,准备迎接大单任务时,却不知这将是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根据C114与几家入围厂商的接触来看,从最终结果确定到现在,厂商们仍然没有接到任何WLAN开建的合同单。有知情人士称,由于中国移动集团采购部与网络建设部的分歧,这次集采或已搁浅。“采购部门看重的是厂商是否达到评测指标要求,并兼顾参考价格优势。而在‘三分建设七分优化’的WLAN网络上,建设部门更注重的却是产品与技术的可靠性和易维护性,价格因素反而是次要因素。”该人士表示。

  伤害蔓延:产业链或将深受其害

  此次招标的搁浅,对于整个WLAN产业链对说,将是一次不小的打击,直接受伤的将是常年专注于WLAN研发的中小厂商们。国内三大运营商中,要属中国移动建设WLAN最为积极,规模也最大,远远高于另两家。中国电信 与中国联通 每年的采购量加起来只有几十万个AP。再加上联通 的回款较慢,这些专做电信级WLAN的厂商,基本就将希望放在了中国移动每年的集采上。

  如果说招标搁浅对于华为、中兴等设备制造商来说,最多是打消积极性,就算没有WLAN份额供给,也有其他业务可以作为生计。但是对于这些专业厂商来说,更像一种致命伤害,士气和业绩将遭遇双重冲击。

  除了对于供应厂商的伤害,招标搁浅对于中国移动自身,也是一次不小的内耗。众所周知,中国移动寄予厚望的TD-LTE 网络建成尚需时日,而WLAN作为四网协同策略的一部分,仍然将是未来几年最主要的无线承载方式。在中国移动2013年上半年的财报 中显示,期内无线上网业务流量同比增长129%。其中,WLAN吸收流量为6686亿MB,约占全部流量的四分之三,有效发挥了低成本流量承载的优势。

  中国移动总裁李跃曾在2011年底表示,未来三年中移动计划建设超过600万个AP,完成“发展10大类应用、达到100个以上达标城市、发展1000万以上有效用户”的目标。如今行程过半,因2012年集采的拖延及搁浅,原本2012年度的招标,估计要拖到2014年才最终落地。后期经过紧张的评标后,距离中国移动计划完成的时间已经不多。对于WLAN这种“三分技术、七分优化”的网络来说,时间紧任务重,不仅中国移动面临巨大压力,合作厂商后期也将面临快速交付的考验。

  与此同时,招标搁浅的伤害也将进一步蔓延到国家宽带战略上。工信部 副部长尚冰曾指出,WLAN是固定宽带接入 的重要补充和辅助手段,扩大公共热点区域无线局域网 覆盖规模也成为目标之一。早在国家启动“宽带普及与提速工程之际”,三大运营商都曾明确将FTTH 与WLAN纳入到运营商宽带发展最重要的部分中。而这三家中,尤以中国移动建设WLAN作为迫切。如今一年计划或已耽误,对于其宽带发展目标的实现,将是不小的拖累。

  后事之师:提升技术准入门槛

  那么如何在明年的WLAN集采中不重蹈覆辙,中国移动需要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招标搁浅之所以发生,直接导火索在于集团内部对招标结果的不认同,即对入围厂商实力的不认同。要规避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中国移动能够按照招标规则选出自己认同的厂商,可能首先要做的是提高技术门槛。

  此前,大量厂商涌入电信级WLAN市场,除了庞大的市场需求外,AP技术门槛降低是一个关键原因。很多厂商只是根据运营商的测试项目进行“量身定制”的产品开发。虽然技术标都能通过,但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不少问题。而由于中小型厂商的大面积入围,网络设备成本被大幅拉低,后续运营和维护遭遇大量困扰。在优化占比更重的WLAN网络上,此种问题所带来的后果更为严峻。

  不过,中国移动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开始着手进行调整。据C114此前报道,中国移动已将WLAN中AC与AP之间的互联互通纳入到规划中,并在明年年初进行的集采中提出明确需求,实现AC与AP之间的解耦。

  在之前的WLAN网络中,一个厂商的AC很难对另外一家厂商AP进行有效管理,这就造成了“封建割据”。同时,现有WLAN的部署密度和规模还不够大,对AC的技术要求不够高。如果在某一个城域中,单个AC下挂的AP数量到一定程度,以及多个AC之间的协同,就会对厂商的技术实力提出更高要求。不同厂商AC/AP之间的解耦和互通将会对大厂商有利,从而促使整个供应商格局的改变。

  技术门槛过低,其实或多或少与集采价格占比过高有关。“电信级WLAN是一个标准的买方市场,运营商基本不会采用时下最先进的技术,而是选择价格空间最大、技术风险最小的成熟产品;再加上之前并没有从大网的角度去审视WLAN产品,行业门槛并不高。”有业内人士指出,“以往WLAN集采价格比重过高,甚至出现了唯价格论的极端情况,使得主流WLAN厂商纷纷出局。”

  作者:刘念


微信扫描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扫码关注5G通信官方公众号,免费领取以下5G精品资料

本周热点本月热点

 

  最热通信招聘

  最新招聘信息

最新技术文章

最新论坛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