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吴卫群
“我持有爱施德股票已经1个多月了,以为工信部披露10家企业申请了虚拟运营商牌照,会有一波行情,结果也就是涨了一个多点。”股民老王昨天对记者这样说道。
据工信部有关领导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披露,截至目前,有10家企业向工信部申请了虚拟运营商牌照,业内人士发现,这与之前披露与三大运营商展开合作的企业数量严重不符。据分析,这是因为不少企业并未做好准备,预计虚拟运营商牌照将分批发放。
“开弓没有回头箭”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指的是 “从拥有移动网络的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者购买移动通信服务,重新包装成自有品牌,并销售给最终用户的移动通信服务。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不包括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的转售。”从事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企业即移动虚拟网络运营商。
工信部介绍说,自5月份启动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共有16家民企与 中国电信 、14家民企与 中国联通 签订了商业合同,还有17家民企与中国移动达成合作意向。虽然这些数字有部分重叠,但无论如何,算下来也不止10家。知情人士解释,与三大运营商签订合同或合作意向是申请牌照的前提,而后者门槛更高。根据规定,虚拟运营商需要有一定的计费系统、办公场所、售后服务能力等,这需要一定时间筹备。只有先尝运营商给的“定心丸”,才有胆量去申请,而真去申请,就意味着“开弓没有回头箭”,企业不得不深思。
民资进入冲击有限
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一直被视为电信领域向民资开放的重要一步。分析人士指出,选择两个或多个虚拟电信运营商共同进行市场推广,分担经营压力,分散经营风险,对运营商来说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因此,引入虚拟运营商会给电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据测算,三大运营商两年后将拿出0.5%至1%的市场份额与民资共享,届时市场规模在62.5亿至125亿元之间。
至于民营虚拟运营商会不会对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业务产生很大冲击?业内普遍认为冲击有限。短期内,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向民间资本开放只是试点,目前三大运营商用户群十分庞大,而虚拟运营商培育用户需要时间。此外,虚拟运营商要购买移动通信服务,使用基础运营商的网络,本身就需要付费。三大运营商近几年通过转型创新,数据业务在业务结构中比例越来越高,传统语音业务所占份额及收入贡献逐年下降。
姗姗来迟打啥牌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共有1100多家移动虚拟运营商,大部分位于欧洲和北美。2011年,全球移动虚拟运营商用户有1.05亿户,占全球移动电话用户数的1.8%。根据欧美经验,虚拟运营商的加入,市场上将会迅速出现低价通话业务服务,“1分钱1分钟打国际长途”、“非高峰期通话免费”等都将会在国内市场出现。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微信、微博等免费即时通信工具杀入,基础电信业务中的语音、短信早已是“鸡肋”,因此民营虚拟运营商直到现在才进场,算是“姗姗来迟”了——人家已经在打“免费牌”,你打价格战又有何用?不过是在这块已经日益萎缩的市场蛋糕中再分一小杯羹。有人预计,虚拟运营商从赢利空间角度,会杀入利润相对丰厚的集团业务与国际漫游业务,但这对计费系统、售后服务能力,特别是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要求会更高。
记者获悉,苏宁云商、爱施德、天音控股、鹏博士等上市公司有望获得转售资质,首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的试点批准将于年内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