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黄沙岗镇的漆和山边,住着一位92岁的农民,为了培育种子,他从自家10多亩农田中让出5亩,作为树木育苗基地。没钱买树苗,他就把自家的牛卖了,换回优良树种。为了植树,不知用废了多少把锄头和铁锹,也不知受过多少次伤。
他,就是黄沙岗镇漆和山护林员漆友朋。12月26日,漆友朋老人的家里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心系天下•在路上公益团队,他们为老人带来了手机及过冬棉衣、米油等生活用品。除此之外,还为老人资助了维护树林的经费,并在老人种植的山林中认养一片树林。
选择:源自对山林的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黄沙岗镇的山林因被乱砍滥伐,树木逐年减少,逐渐成为杂草丛生的荒山。看着满目疮痍的山头,漆友朋不由心痛,“别人砍树,但我要把树栽上。”1972年,漆友朋找到村支书,主动请缨担任护林员,从此开始护林生涯,每天清晨,漆友朋便扛着镐头,带上干粮上山开荒种树,晚上直到看不清树苗才回家。
为了培育种子,他从自家10多亩农田中让出5亩,作为树木育苗基地;没钱买树苗,他就把自家的牛卖了,换回优良树种;为了植树,不知用废了多少把锄头和铁锹;他还将两次获省劳模的4000元奖金全部用来买肥料。
坚守:41年如一日
可是谁能想到,这一干,就是41年。老人每天一早吃过饭就上山,直到天黑看不清了才回家,穿的鞋子常常几个月就磨得不成样子……40多年过去了,92岁的漆有朋老人造了2500多亩林,累计种下57万余棵树,而且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件。也正因为此,漆友朋老人当选为“2013感动中国”候选人。
如今漆和山木已成林,老人依然守护在那里,把自己融入大山之中,成了大山的一部分。住着长满苔藓的老旧石板房,吃着每天两顿的粗茶淡饭,甚至连一部和亲人沟通的电话都没有……
传承:续写造林神话
12月26日,心系天下•在路上公益团队来到了黄沙岗镇的漆和山边,村民得知公益团队是来看望老人的,便指着一片秀挺的松树说:“看,这片树长得多好,都是漆老种的。”当见到漆友朋老人时,他正站在老屋门口,满头银丝,一脸慈祥。
了解了老人生活情况后,公益团队为老人带来了过冬棉衣、米油等生活用品,老人一边感谢,一边说着自己种树的经历,“我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后,背着镢头和铁锨就上山了,都说上山种树苦,我没感觉到,对我来说,是一件幸福快乐的事儿。”老人虽然有些耳背,但说话声音洪亮,吐字清晰,听他说话,很难相信他已经92岁高龄。
随后,老人带着大家上山看了树木,一路上,老人向公益团队谈起了他的植树经,“你看,阔叶树和针叶树要混栽,鸟来了,虫就没了,鸟粪又肥土,这样树才能长得好。”在一片40年前种下的松树林面前,老人喃喃地说:“看到这些树就像看见自己的孩子……都长大了,你看他们多粗壮!”,“有时实在闷得慌,就跟鸟说话、跟树说话!”
为了绿色传承,心系天下•在路上公益团队还在老人种植的山林中认养一片500亩树林,并带来了树林后期的维护和来年植树的善款,这不仅是一份对“可敬”老人的关爱,同时也是大家对这份绿色公益的爱心传递。
最后,心系天下公益团队与漆友朋老人一同在家门口种植了一颗树,并在这棵树旁挂上 “心系天下在路上爱心树”标识牌,以见证此次公益活动,同时也是公益团队与老人联合助力环保公益事业的见证。
公益:脚步从未停歇
多年以来,心系天下始终行走在公益的道路上,先后走过了贵州、河北、海南、辽宁、宁夏、江西等地 区,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特别是今年与成龙慈善基金会联合组建了“心系天下在路上”公益团队,加大了捐助频次,让公益更及时。6月,为贵阳患难夫妇送上爱心善款;7月,为河北高淑珍爱心小院的孩子 们送上物资;8月,为“捐肾救女”的洪玉丹母亲进行捐助;9月,与成龙大哥共赴雅安天全县,让老人和孩子们搬进了“新家”,以及为辽宁“孤儿村”孩子献爱心。公益团队的一系列公益行动使公益的理念薪火传承,同时使心系天下“仁者”的品牌精神得以升华。心系天下在路上,公益脚步从未停歇。